嘉興經開:“水清岸綠”打造江南水鄉風貌樣板
微風習習,河水悠悠;碧波搖曳,見隆興港。
這是在嘉興經開區塘匯街道的美麗河湖——隆興港。這里的每一處景致都如同精心繪制的畫卷,每一泓清水都映照著一個獨特的世界。讓我們一同領略這份自然之美……
清,似一幅江南水鄉生態畫卷
走進嘉興經開區塘匯街道隆興港,映入眼簾的是清澈見底的美麗河水,兩岸綠意盎然,一幅江南水鄉的美景盡收眼底。“現在這里的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,”居住在新禾家苑的張先生感慨道,“每天能看到家門口的河道魚蝦成群,真是一幅生動的江南水鄉畫卷”。塘匯街道城建生態辦的負責人介紹,“隆興港的水體透明度達到了0.8米以上,即使是水深不足0.8米的地方,也能清澈見底”。
靜,如一片世外清幽水下森林
走進隆興港,水體遠看波光粼粼,近觀水草搖曳,宛如一片寧靜清幽的水下森林。近年來,街道圍繞長纖塘流域,已經完成了包括隆興港在內的3條河道的碧水建設,總治理長度約2600米,總面積達到69300平方米。“水下森林”的技術原理是通過生態構建技術,利用沉水植物大幅度減少水體中的營養物質,抑制藻類生長,避免水體富營養化。同時,為水生動物提供了生存的環境,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平衡系統,使得水體常年清澈,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。
美,是一幀印象塘匯精彩大片
走進隆興港,攝影師鏡頭下的每一幀每一景都是在塘匯的精彩絕倫大片。今年以來,街道堅決貫徹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,堅持抓重點、克難點、破盲點、創亮點,結合“碧水繞城”建設、“污水零直排區”提升、企業污染治理、“河長制”提檔升級、河道保潔船全自動化更新等措施,不斷擦亮生態底色,提高轄區水環境質量。今年1-8月,塘匯街道的水質在全市72個鄉鎮(街道)中排名第9,水質綜合污染指數同比改善了13.34%。
2013-2016年,街道響應全省“五水共治”號召,徹底消滅垃圾河、黑河、臭河,實現由水環境“臟”到“凈”的轉變。
2017年,全面剿滅劣Ⅴ類水體,實現水環境由“凈”到“清”的轉變。
2018年以來,高質量推進“美麗河湖”“碧水河道”建設,實現水環境由“清”到“美”的轉變。
隆興港的“美”正是源自時間的沉淀,源自不懈治水的堅持。據了解,除了“隆興港”以外,今年將會有更多的美麗河湖也將紛紛呈現——茶園港、顏馬浜、陶家浜。今年,塘匯的茶園港、顏馬浜及陶家浜的總治理長度約3500米,面積為94900平方米,提升涵蓋生態屏障設置、河道清淤、底質改良、水下森林統構建、生態養護等多個方面。建設項目完成后,塘匯長纖塘流域水系也將華麗變身,一條條最美河湖交錯重疊,一幀幀河湖美景匯成畫卷,讓我們一起期待一個水清岸綠、人水和諧、生態宜居的江南水鄉新風貌。
關鍵詞: